请教下,下位机的通讯端口为RS232,但是连接到PC机COM1上以后,发现屏幕在闪烁;如果拔掉数据线就不闪了。这是什么问题呀?
还想问下RS485/RS232转接口的问题,就是我在使用有源和无源转接口时,不知怎么回事就连续烧坏了好几个转接口了,擦!!!
大侠能否指点下可能哪边出问题了?数据线接法接错了之类的?
------解决方案--------------------------------------------------------
打火是因为你的实验环境没有接保护地,实在没法接保护地的时候,整个实验环境也要良好共地,就不会出现打火现象。
你的第一个问题可能与地线连接也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烧接口的问题,首先查一下看是否连接正确,也应该是地线连接不好的原因,另外,不同系统互连时至少应该有一方断电,有的器件有防高压静电击穿的能力,但有的不行,尤其要保护好你的PC端,成本不低啊
------解决方案--------------------------------------------------------
不好意思,对于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时产生电火花分析不对,地线只是保证系统稳定参考平面,对抑制电火花产生没有什么效果。
当零线N和火线L接触到电源插座时,很多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有火花产生,这个过程很难避免,要么快速插入要么先插入后上电。当压差大于10~20V,电流大于80~100mA时,就可能产生电火花。这个电火花其实是电弧,电弧的形成是触头间中性质子(分子和原子)被游离的过程。
开关触头分离时,触头间距离很小,电场强度E很高(E = U/d)。当电场强度超过3×10^6V/m时,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这种游离方式称为:强电场发射。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和触头间原有的少数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途中不断地和中性质点相碰撞。只要电子的运动速度v足够高,电子的动能A = mv2足够大,就可能从中性质子中打出电子,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碰撞游离。新形成的自由电子也向阳极作加速运动,同样地会与中性质点碰撞而发生游离。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的结果是触头间充满了电子和正离子,具有很大的电导;在外加电压下,介质被击穿而产生电弧,电路再次被导通。
PS:电弧产生一般在插头断开时产生,因为插入过程不可能让其一次连接到位,会经历接触-断开-接触的过程,这个过程满足上述电弧产生的要求。而拔除插座时,由于两端都会接大容值电容,会在掉电一段时间内保持触头分开过程中压差不是很大,不满足电弧产生要求,故大多情况看不见电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