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码迷 >> 综合 >> 四、用户、组管理
  详细解决方案

四、用户、组管理

热度:95   发布时间:2024-03-06 00:55:26.0

用户、组管理

一、Linuxi下用户管理

用户:指Linux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系统或服务的人

Linux下一切皆文件,所以用户管理的是相应的文件

如何管理文件:

  • 文件基本管理:如文件的创建、删除、复制查找、打包压缩等

  • 文件高级管理:如程序文件的安装、卸载、配置等。最终目的是对外提供稳定的服务

用户的分类:

  1. 超级用户

    超级用户,也称为管理员,root

    该用户(root) 具有所有权限,UID=0并且绝对只能是0

  2. 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又称程序用户;一般都是由程序创建,用于程序或服务运行时候的身份

    默认不允许登录系统,1<=UID<=499

    注意:CentOS7和RHEL8中,系统用户UID范围:1<=UID<=999

  3. 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一般都是由管理员创建,用于对系统进行有限的管理维护操作

    默认可以登录系统,500<=UID<=60000

    注意:CentOS7和RHEL8中,系统用户UID范围:1000<=UID<=60000

1、创建用户(useradd)

语法: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

  • -u #指定用户uid,唯一标识,必须唯一

  • -g #指定用户的默认组(主组)

  • -G #指定用户附加组(一个用户可以加入多个组,但是默认组只有一个)

  • -d #指定用户的家目录(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家,默认在/home/xxx)

  • -s #指定用户默认shell

2、用户设置密码

命令:

  • passwd 用户 #表示对指定用户修改密码

  • passwd 直接回车 #表示给当前用户修改密码

注意:

  • 管理员root可以给任意用户修改密码

  • 普通用户可以给自己修改密码,但是密码复杂度要符合规定

echo 123|passwd --stdin stu2(管道符操作可以不要进行交互,直接设置成功)

用户信息保存文件 /etc/passwd

用户密码信息保存文件 /etc/shadow

3、更改用户的账号信息(chage)

语法:chage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

  • -d #修改用户最后一次更改密码的时间

  • -m #修改密码的最小存活期

  • -M #修改密码的最大存活期

  • -W #修改密码过期前警告

  • -I #修改允许密码过期几天

  • -E #修改账户过期时间

  • -l #列出账户的信息

4、修改用户信息(usermod)

语法: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

  • -u #指定用户uid,唯一标识,必须唯一

  • -g #指定用户的默认组(主组)

  • -G #指定用户附加组(一个用户可以加入多个组,但是默认组只有一个)

  • -d #指定用户的家目录(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家,默认在/home/xxx)

  • -s #指定用户默认shell

  • -m #移动用户家目录,和-d 一起使用

5、删除用户(userdel)

语法: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常用选项:

  • -r #删除用户并且移除其家的目录和邮箱

  • -f #强制删除正在登录的用户

注意:

  1. 创建完用户后,家目录默认在/home/用户名下

  2. 用户的邮箱在/var/spool/mail/用户名

 

二、Linux下组管理

1、用户与组的关系

核心:组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用户

  • 用户是操作系统上管理维护系统或服务的人

  • 组是用户的一个属性信息

  • 任何一个用户默认都会有一个主组(默认组)

  • 一个用户除了主组也可以有多个其他组(附加组)

用户的主组和附加组没有一点关系

2、创建组(groupadd)

语法:groupadd [选项] 组名

常用选项:-g 指定组的GID(编号),默认唯一

3、删除组(groupdel)

语法:groupdel 组名

4、组成员管理(gpasswd)

语法:gpasswd [选项] 组名

常用选项:

  • -a #添加用户到组

  • -d #从组中删除成员

  • -A #指定管理员

  • -M #指定组成员,可以批量添加用户到组

  • -r #删除密码

gpasswd 组名 #给组设置密码

 

补充--文件编辑工具(vim)

Linux平台下的文本编辑器:emacs、nano、gedit、vi、vim

vi(visual editor)编辑器通常被简称为vi,它是Linux和unix系统上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

vim是vi的升级版

vim具有程序编辑能力

vim编辑器模式--命令行模式

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复制、删除、跳转、移动等操作

命令:

  • yy #复制光标所在行

  • p #光标所在行后面粘贴

  • P #光标所在行前面粘贴

  • gg #光标快速跳到文件首行,并且定位带首字符

  • G #光标快速跳到文件尾行,并且单位到所字符

  • home键 #跳转到行首

  • end键 #跳转到行尾

  •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 d^ #从光标位置删至行首,不包括光标位

  • d$ #从光标位置删至行尾,包括光标位,与D作用相同

  • dG #删除光标所在行以及下面所有行

  • dgg #删除光标所在行以及上面所有行

  • 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后面一个字符,3x删除3个字符

  • X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前面一个字符,3x删除3个字符

  • u #撤销操作

使用vim工具打开文件

用法:vim 文件名 (默认会进入命令行)

vim +数字 文件名(打开指定的文件,并且将光标移动到指定行)

vim +/关键字 文件名 (打开指定文件,并且高尚显示关键字)

vim编辑器模式--编辑模式

功能:编辑文件内容

进入方式:

  • i #在光标所在字符前开始插入

  • I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首开始插入,如果行首有空格则在空格之后插入

  • a #在光标所在字符后开始插入

  • -A #在光标所在行的行尾开始插入

  •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另起一行开始插入

  •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上面另起一行开始插入

  • -S #删除光标所在行并开始插入

vim编辑器模式--底行模式

如何进入?

  1. 命令行模式进入底行模式:按冒号 :

  2. 编辑模式进入底行模式:先按esc退出到命令行模式,再按冒号进入底行模式

相关操作

  • 保存文件 :w

  • 另存到其他文件 :w 文件名

  • 保存退出 :wq

  • 强制保存退出 :wq!

  • 退出不保存 :q

  • 强制退出 :q!

  • 命令: :x

    在文件没有修改的情况下退出,表示直接退出(:q);

    在文件修改的情况下表示保存并退出(:wq)

搜索替换

:/root n往下匹配 N往上匹配

地址定位

  • :1,5 w /tmp/5.txt #保存前5行内容到/tmp/5.txt

  • :r /tmp/5.txt #在光标所在行下面读取/tmp/5.txt文件内容

  • :3r /tmp/5.txt #在当前文本的第3行后读取/tmp/5.txt文件

  • :1,8d #删掉文本的1到8行

  • :nr !command #在第n行下面读取命令所执行的结果

  • :n! command #用命令的执行结果替换第n行内容

: set number #临时设置行号

: set list #查看控制符

 

三种模式的切换

命令行到底行模式

  • 命令行模式(默认) ---> 冒号(:)或斜杠(/) ---> 底行模式

  • 底行模式 ---> 按Esc键 --->命令行模式

命令行到编辑模式

  • 命令行模式(默认) ---> a或i或o或s ---> 编辑模式

  • 编辑模式 ---> 按 Esc键 --->命令行模式

注意:底行模式不能直接到编辑模式

 

可视化模式

按键:CTRL + v (可视块)或V (可视行),按下上下左右键来选中需要复制的区块,按下y键进行复制,按p键进行粘贴

退出可视化模式按下Esc

  相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