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是房地产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实质性的环节,如何做好工程管理一直是一个困扰房地产开发商的主要问题。那么怎样做好房地产工程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方式
如何做好房地产工程管理呢?我认为其方式有三,第一,选择优秀的勘探和设计单位。优秀的单位是工程建设的先头兵,一个好的勘探队伍能准确地对土质情况进行定位,提供合理的基础设计依据,从而节约工程的造价。一个优秀的设计单位能精确地对房屋进行设计,优化工程结构,减少并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工程造价并加快了工程进度。第二,选择素质高的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怎么去选择,应当有一个整套的组织架构,如:施工企业资质、施工企业技术力量、施工企业机械设备、近三年的工作业绩、企业可靠度和诚信度、项目经理资质、项目经理素质及能力、员工素质及能力等。施工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有助于工程更好更快的完成使命。企业诚信度高证明企业一贯都有可靠的技术力量和声誉。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对房地产的工程管理具有推动作用。他经验丰富,对工程的把握恰到好处。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的高度对整个工程的作用不可小觑。集体力量大。只有多方面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加大筛选的力度,才能为大家选择优秀的项目班子提供合理的依据。第三,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高效的管理模式虽是一种广泛的行为,但也可进行系统的分类。如:工程材料管理、工程队伍管理、工程资料管理等。工程材料主要是指工程甲供材,大家要加大甲供材的市场调研,多方面进行比较和区分,合理的选价和选材,严把材料质量和数量关,提升材料的供应速度,这就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提升了工程质量和降低了工程成本。工程队伍是工程建设的主体,要对工程队伍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如: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有效的奖罚制度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工程资料是工程的档案,记录着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表现着工程特征。真实具体的做好工程资料,能切实反映工程质量的好坏,为工程质量的评定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房地产工程管理对策建议
始终掌握工程管理的控制权
作为开发企业,其拥有的核心资源和能力主要是对房地产需求的预测和判断、资金运筹、策划和营销。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对自己销售的建筑产品本身的控制。开发企业必须对整个工程建设有全局的统筹,在整体的质量、进度、各专业之间的配合等方面,要有统筹和控制能力,要有具备相应经验的管理班子。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总监应全面掌握工程情况,制定计划,明确目标,督促各参建单位完成各自任务。
在策划阶段做深做细全局控制计划
高级工程管理人员在策划阶段就要深度介入,将工程建设与营销计划、资金计划相配合,以协同形成可行的项目计划书。这样可以达到公司层面的优化,有利于公司层面对全局的掌握和统筹。而且要对全局的计划进行分解,就像公司的战略要转化为执行力没区别,将全局控制计划形成各层各单位可操作的指导文件。
形成组织记忆,发挥经验的作用
如果说对工程建设前期报建、竣工验收等程序性工作的掌握,是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的运用,那么对工程建设过程整体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则是一种经验的体现。一个高级工程管理人员要经过实际工程的锻炼,一个组织也是如此。做一项工程,可能会出现错误,也会有成功的经验,把几个人做过某个项目的经验加以总结合提升,并为组织所共享,就可以形成组织记忆。现在不少开发多个项目的大型房产公司开发楼盘能够做到越来越顺利、工程建设控制得越来越好,就是因为建立了组织记忆系统,形成了公司独有的知识体系。
房地产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前期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立项投资决策后,控制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占全过程的70%-80%,故工程造价人员要密切配合设计人员协助其处理好工程技术先进性、新型材料等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
设计阶段可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造价人员就应该介入,实施限额设计。例如在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要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控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含量、混凝土含量,合理的窗地比,墙地比,园林中的软景与硬景的比例等。在项目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完成后需要编制概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在20%左右范围内。
施工图阶段造价人员也要参与图纸优化过程中来,搜集整合其它相似或相近项目的数据资料,提出合理优化,有效降低成本。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并经评审后,需编制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阶段的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在10%左右范围内。
现在房地产开发周期都较短,故在设计阶段的时间是比较短的。但是项目全局考虑,预留合理的设计及审图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在设计阶段将图纸尽量完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将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前置,在招标前就解决,这样往往是节约了施工阶段的时间而且对成本的控制是非常有利的。
设计单位尽量避免设计只有唯一厂家生产的产品,选择产品性唯一,无疑使产品缺乏了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了建造的成本。在机电设备、电梯、精装修等有技术参数及品牌要求时,建议至少选择3家及以上单位,要货比三家即在满足设计标准及效果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使成本在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