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场地,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场地,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范以及相关信息。
施工现场的合理规划及布置
提升施工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策划水平,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化管理。将各种宣传、警示标语、安全防护设施、危险源识和控制措施等管理与技术资源都纳入策划范围,并要深入到每个单项工程和施工作业的现场中去。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策划内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有经验的建筑施工人员及相关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筑施工合理化布局方案。通过合理化布局能够充分展示建筑公司的企业形象。因为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的门户,也是施工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和企业综合实力水平的体现。只有布局合理,才能为施工后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由教学区、运动区、辅助教学及生活区四大板块组成。
学校主入口设在基地东面马桥河路,入口与教学楼之间为学校运动区,教学楼距马桥河路道路控制线为64.50米;次入口设在同心路,同时与晟通科技园设有道路和入口相连;教学楼及辅助教学为四座单体建筑,通过连廊组成一个回字形空间,形成三个相互渗透的院落空间。临马桥河路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关系,形成世博学校面向马桥河路的主导景观立面。建筑因地制宜,各部分互为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学校主入口与运动区结合布局,开阔大气,有利于界定校园内外闹与静得不同氛围,使学生能迅速进入安静、平和的学习心态。同时,端庄、大气的入口广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礼仪与人文和情操,进而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校入口广场为主导空间,通过架空走廊将教学楼内部庭院串联起来,彼此相互穿插、渗透、构成一个光影相互变化、步随景移、富有情趣、适合学童心理变化的愉悦空间。
学校次入口位于同心路,主要做机动车和紧急疏散出入口。临同心路建筑主要由辅助教学用房、行政办公楼和教师公寓楼组成,彼此通过连廊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行政楼退后建筑红线30米,构成一个小广场,有利于布置行政办公区及教师公寓楼停车及车流组织,建筑外观风格与临马桥河路方向保持一致,构成同心路上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严格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
主要是关于防火防电、高空坠物、安全帽安全带、脚手架防护、洞口临边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进行培训学习,监督检查,防患于未然。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制定企业自己的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科学管理, 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加强建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强考核制度,严格训练建筑工人技术水平、提升文化程度,约束小生产习惯,对文明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明施工是企业竞争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明施工是建筑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文明施工现场及文明施工的要求:要有规范的施工现场场容;合理规划施工用地;施工现场的用电的注意事项;及时清场转移;坚持现场管理的标准化;现场施工用电水要有人专管理;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干净;要及时清理容器等工具;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建筑物内要清除不成品;施工现场门前及附近不得有垃圾和杂物;施工现场的设置。
严格对材料进行管理 工程造价60%以上为材料费,材料的使用管理直接影响工程总体造价。在施工前,相对工程所需材料要广泛调查询价,收集供货信息,掌握供货渠道,寻找质量保证价格相对较低的供货厂商。根据施工部署精确计算材料需求量及进货时间,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 以免出现如水泥受潮及底层结块、钢筋锈蚀导致不能使用等现象,避免不必要浪费。
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原则
全面管理原则,包括全员和全过程管理
施工成本涉及到与施工现场形成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班组,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施工现场成本的管理需要同学们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施工现场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实施及竣工验收)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定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理清,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理清,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升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 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的要求,同时经济上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的要求;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