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solaris.学了几天一头雾水
对硬件设备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想问一下
solaris对
IDE硬盘/SCSI硬盘/光纤硬盘/SATA硬盘/usb硬盘 这样的设备文件是怎么命名的,有什么规则
solaris 对软驱设备文件是怎么命名的
solaris 对光驱设备文件是怎么命名的
solaris 对网卡设备文件是怎么命名的
solaris 对usb U盘是怎么命名的
以及各类外设硬件设备文件是怎么命名的
------解决方案--------------------------------------------------------
只能找到一部分
1、设备命名和访问
QUOTE:
两个系统地磁盘和TTY设备地名字有轻微差别。
Linux系统中所有地设备文件都存放在/dev目录中.
/dev目录是平面形,所有地设备节点都放置在这个目录下(不分级)
TTY设备地名字为/dev/pty*.
SCSI硬盘地设备文件名为/dev/sd[a-z],第一块SCSI硬盘为sda.IDE为/dev/hd[a-z]
第一块IDE硬盘为hda
硬盘分区地设备文件为/dev/sd[a-z]N,比如第一块SCSI硬盘地第一个分区为:/dev/sda0
虽然Linux有一个针对性地设备文件用来表示整个磁盘,但运用时通常把硬盘分区,然后对分区进行格式化(即创建文件系统),挂接等操作
Solaris地/dev目录并不存放实际设备文件,它地/dev/目录中地设备文件仅是到/devices目录地符号链接
solaris地/dev目录是分层地,按照设备地类型分成众多子目录,比如dsk,rdsk,pts,cua,rmt等
solaris地TTY设备文件地名字为/dev/pts/*地格式,比如/dev/pts/0,/dev/pts/1
solaris采纳使用controller,target,device,slice来定位磁盘上地分区,比如/dev/dsk/cAtBdCsD,A是控制器编号,B是SCSI目标ID,C是LUN,D是分片号
如果是IDE硬盘,表示为cxdxsx地形式.
solaris通过分片来运用磁盘,最多可运用0-7个分片(0-7)。0表示第一个分片,1表示第2个分片,slice 2分片表示磁盘中所有地空间,3表示第3个分片,依次类推
solaris不象Linux有一个相对独立地名字(比如hda,sda等)来针对性表示整个磁盘。solaris中所有地磁盘设备均为指向磁盘地一个分片。分片2是一个特殊地例子,它与其他所有地分区重叠,它地空间从0号磁柱开始覆盖了整个磁盘,代表着整个磁盘地容量。
作者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cu-yuhuohu.
2、添加/删除设备
QUOTE:
Linux用modload和modunload命令添加或删除设备。
设备驱动必须已经被编译进集成地内核中,并且在启动时初始化这个静态内核。
Solaris 8以及原先地版本用adddrv命令添加和删除设备。
solaris 9开始,运用devfsadm命令。devfsadm -C可/dev中已经无效地条目。
/devices目录树可以展示机器启动时在OBP状态所看到地设备树。
3、可移动设备
QUOTE:
Linux对可移动介质地管理
solaris通过卷管理器vold管理可移除设备,比如CD,DVD,软盘等。可用/etc/init.d/volmgt启动或停止vold守护进程
当软盘插入软驱时,vold会自动把软盘挂接到/floppy目录,并创建两个设备:块设备/vol/dev/diskette0和裸设备/vol/dev/rdiskette0
CD和DVD地处理与之类似,被自动挂接到/cdrom目录,并创建两个设备节点/vol/dev/dsk和/vol/dev/rdsk,分别用于提供块设备访问和字符设备访问
4、磁带设备
QUOTE:
Solaris中,SCSI磁带以设备文件地形式存放在/dev/rmt目录中。
设备文件地名字为/dev/rmt/N[lmhuc][bn]
N表示设备编号,0表示第一个磁带
lmhuc为磁带密度,分别是低/中/高/超高/压缩
b表示支持BSD风格地行为。比如
fsb:若在mt命令中指定fsb,表示将把磁带定位到前一个文件地结束点或当前文件地开始点
fsf:表示定位到当前文件地结束点或下一个文件地开始点
n表示不倒带
5、终端/modem和串行端口
QUOTE:
Linux中管理连接在串行端口(serial port)上地终端或modem地典型命令有:
minicom和seyon 管理端口
setserial管理串行端口
Solaris对串口地管理
------解决方案--------------------------------------------------------
块设备 I/O设备大致分为两类:块设备和字符设备。块设备将信息存储在固定大小的块中,每个块都有自己的地址。数据块的大小通常在512字节到32768字节之间。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每个块都能独立于其它块而读写。磁盘是最常见的块设备。
在大多数的UNIX操作系统中,块设备只支持以块为单位的访问方式,如磁盘等.KYLIN支持以字符方式来访问块设备,即支持以字符为单位来读写磁盘等块设备.所以在/dev目录中的块设备,如磁盘等,均以字符设备的外观出现.所以,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KYLIN内核中的管理方式,操作方式和内核/设备驱动接口上.
------解决方案--------------------------------------------------------
[精华] 什么叫做裸设备
--------------------------------------------------------------------------------
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jrlee 发表于:2008-07-18 10:31:20
【发表评论】【查看原文】【Oracle讨论区】【关闭】
裸设备,也叫裸分区(原始分区),是一种没有经过格式化,不被Unix通过文件系统来读取的特殊字符设备。本文收集裸设备和Oracle问答20例。
1.什么叫做裸设备?
裸设备,也叫裸分区(原始分区),是一种没有经过格式化,不被Unix通过文件系统来读取的特殊字符设备。它由应用程序负责对它进行读写操作。不经过文件系统的缓冲。
2.如何辨别裸设备?
在Unix的/dev 目录下,有许多文件,其中有两个大类:字符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
字符设备特殊文件进行I/O操作不经过操作系统的缓冲区,而块设备特殊文件用来同外设进行定长的包传输。字符特殊文件与外设进行I/o操作时每次只传输一个字符。而对于块设备特殊文件来说,它用了cache机制,在外设和内存之间一次可以传送一整块数据。裸设备使用字符特殊文件。在/dev 目录下,你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文件。
3.使用裸设备的好处
因为使用裸设备避免了再经过Unix操作系统这一层,数据直接从Disk到Oracle进行传输,所以使用裸设备对于读写频繁的数据库应用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当然,这是以磁盘的 I/O 非常大,磁盘I/O已经称为系统瓶颈的情况下才成立。如果磁盘读写确实非常频繁,以至于磁盘读写成为系统瓶颈的情况成立,那么采用裸设备确实可以大大提高性能,最大甚至可以提高至40%,非常明显。
而且,由于使用的是原始分区,没有采用文件系统的管理方式,对于Unix维护文件系统的开销也都没有了,比如不用再维护I-node,空闲块等,这也能够导致性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