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Souders提出著名的20/80论述,也就是页面载入时间80%由前端占用,20%后端占用,所以WPO的工作重点在于前段。
Steve Souders的第一版《High Performance Websites》写于2007年,当时他举出了世界10大网站的例子,证明上述论断。
而实际中的大多数网站,情况如何呢?下面有两幅图片
290个顶级网站页面载入时间饼状图――无Cache情况(数据来源?WO )
290个顶级网站页面载入时间饼状图――有Cache情况(数据来源?WO )
?
从上面两张图看出,对于更多的网站,Time to first byte占比相当大,在无缓存情况下,占比37%,在有缓存情况下,占比56%。Time to First Byte是指客户端发送一个HTTP GET请求,接收从服务器请求资源的第一个字节所耗用的时间,中间包括了DNS查询、服务器接受响应,查询数据库,服务器反馈时间,可以看做后端时间。
?
后端时间受哪些因素影响?
- 网站架构影响
- 内存泄露
- 连接数太多、太多进程
- 外部资源消耗
- SQL效率低消耗数据库资源
- 数据库调用缓慢
- 服务器资源不够或负载过大
?
下面两个网站案例,同为B2C类型:
采用了 Linux+Apache+MySQL+PHP的瀑布图部分,后端时间236ms
?
采用了 Windows+IIS+MySQL+PHP的瀑布图部分,后端时间1760ms
上面两张瀑布图可以看出,操作系统的不同,会造成大约1.5秒,差不多7倍的差距。
?
结论:后端优化,同样大有可为。
?
作者:?谭砚耘@用户体验与可用性设计-科研笔记
版权属于:?谭砚耘 (TOTHETOP至尚国际 ?)
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
如果你希望与作者交流,请发送邮件到?tanyanyun/at/163.com?别忘了修改小老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