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SRAM的工作原理
3.2.1 半导体读/写存储器
半导体读/写存储器按存储元件在运行中能否长时间保存信息分为两类:
静态存储器 (SRAM)
特点:以触发器原理寄存信息.集成度低,功耗较大,速度快,用于快速存储器缓存,访问周期约为20~40 ns。
动态存储器(DRAM)
特点:以电容充放电原理寄存信息.集成度高,功耗小,主要用于大容量存储器,主要用于内存.
3.2.2 工作原理
3.2.3 读数据工作原理
注意事项
检测到的负脉冲信号较为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整波后才能输出.
掉电后信息将丢失.
3.2.4 写数据工作原理
3.2.5 存储芯片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存储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要与外界打交道,须包含下列三组信号线.
地址线
地址线用于指定每个存储单元所在的行列位置,即指定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
数据线
通过地址选定相应存储单元后,需要数据线来传送要操作的数据
控制线
一般包括使能端,读写控制端
3.2.6 主存地址的编址方式
对某个容量固定的存储器,编址方式不同,则所包含的单元数不同; 描述某个存储器的容量时,一般书写成单元数×编址单位 如1K ×8位,表示其编址单位为8位,共1K个存储单元,容量总计为1KB,若为SRAM,则其地址线为10根,数据线为8根。
这里2^10=1024,即为1K,而1B=8位(bit)。
1.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32位,则该芯片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分别为多少? 2.某机器字长32位,存储容量为256MB,若按字寻址,它的寻址范围是0~?,若按字节寻址,其寻址范围是0~?3.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16K×8位,问:
①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各为多少条?
②存储器的地址从0000H开始,请问芯片的地址范围是多少?